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夏天谨防隐翅虫 切勿直接用手拍 ——皮肤科专家

来源:皮肤科学通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04 04:4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关于隐翅虫皮炎的防治,刘晓红建议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使侵入室内的隐翅虫无隐藏之处;同时可在家中安装纱窗、蚊帐,夜晚关好门窗,防止隐翅虫飞入;清除室外周围的

关于隐翅虫皮炎的防治,刘晓红建议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使侵入室内的隐翅虫无隐藏之处;同时可在家中安装纱窗、蚊帐,夜晚关好门窗,防止隐翅虫飞入;清除室外周围的杂草、垃圾、污水等,必要时可喷洒适量的杀虫气雾剂,以防治隐翅虫孳生;在野外或草地上活动,最好穿上长衣长裤,或使用一些驱虫液。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卢智子)

刘晓红提醒,如果皮肤接触到隐翅虫毒液,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等碱性溶液进行冲洗,以减少皮肤损伤。如果已经出现水肿、水疱,可局部涂抹激素药膏,具体情况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家住金鸡岭路社区的谭先生今年33岁,日前因右腹部、右上臂皮疹4天伴触痛到三亚市人民医院就诊,医生查体发现谭先生右腹部及右上臂不规则小片红斑,表面针头大小脓疱,脓疱无破溃,诊断其为“隐翅虫皮炎”,予以积极、合理的治疗后,谭先生皮肤的脓疱逐渐干涸、脱屑,皮损约1周逐渐恢复。

“隐翅虫皮炎可发生于皮肤任何接触部位,是一种急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在接触部位出现点、片状或条索状红斑,伴痒,渐有灼热疼痛感。随后红斑上出现密集的丘疹、水疱,后发展为脓疱或呈灰褐色坏死,灼痛明显。在皮疹周围可出现鲜红色丘疹或水疱,搔抓后出现糜烂面。皮疹广泛时可有发热、头疼、恶心、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刘晓红介绍, 毒隐翅虫体内具有强烈的接触性毒素,当毒隐翅虫在人体皮肤停留时不引起皮炎,而是在被搔抓、打死或压碎后,虫体内所含的强酸性体液被释放接触皮肤,在数小时内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反应的轻重与接触毒液的量有关,所以及时处理非常重要。

“我院皮肤科门诊因隐翅虫皮炎就诊者每年有200余例,皮炎困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记者走访三亚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了解到,每年的春、夏、秋三季,是“隐翅虫皮炎”易发季节。

【来源:三亚新闻网】

据了解,虽然大部分隐翅虫靠捕食农林害虫为生,但其中有些隐翅虫的品种却是非常可怕的“毒虫”。毒隐翅虫为形似没有翅膀的蚂蚁样小飞虫,黑红相间或黑黄相间,体长大约不超过1厘米,常栖息于田野草木间,夜间喜围绕灯光活动。

“点、片状或条索状红斑丘疹、水疱、脓疱,伴痒,灼热疼痛感……”在三亚,每年都有多例隐翅虫皮炎患者。为了更好地预防毒隐翅虫造成的皮肤疾病,近日,记者采访了三亚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三亚医院(以下简称“三亚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刘晓红。

“所以隐翅虫皮炎是由于人自觉或不自觉拍打停留在皮肤上的隐翅虫而引起的。”刘晓红提醒,当发现昆虫叮咬人体或停落在物体上时,不要轻易用手直接捏取或拍打,正确的做法是尽快轻轻吹走或用其他物品进行驱赶。

夏天草木茂盛,伴随雨季的到来,气候潮湿,也是昆虫较为活跃的季节。暑假期间,不少家长纷纷带着孩子户外游玩,使得人们与昆虫不期而遇的几率大大提高。

文章来源:《皮肤科学通报》 网址: http://www.pfkxtb.cn/zonghexinwen/2022/0804/747.html



上一篇:“青春痘”到底要不要管? 皮肤科专家教你科学
下一篇:昆医大附一院皮肤科开设云南省首个痤疮和美容

皮肤科学通报投稿 | 皮肤科学通报编辑部| 皮肤科学通报版面费 | 皮肤科学通报论文发表 | 皮肤科学通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皮肤科学通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