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读书 | 皱纹、肤色、疤痕……关于皮肤的那些奥

来源:皮肤科学通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08 02: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人类近600万年的旅程中,皮肤一直与人类同在,同人类一道旅行,一同演化,一起经历无数的气候变化和生活方式变化。 皮肤不仅在人体与环境之间搭建了一个边界层,同时还具备社

在人类近600万年的旅程中,皮肤一直与人类同在,同人类一道旅行,一同演化,一起经历无数的气候变化和生活方式变化。 皮肤不仅在人体与环境之间搭建了一个边界层,同时还具备社交画布和解读演化隐喻的新功能。皮肤能反映一个人的年龄、血统、身体健康状況、文化身份,还有他想向社会传达的关于个人的许多信息。在所有已知文化中,人们都会以某种方式修饰个人皮肤——通常是在皮肤上做特别的标记或者对皮肤进行改造,以向他人传递高度个人的信息。

>>内文选读:

【美】妮娜·雅布隆斯基?著

责任编辑:朱自奋

《皮肤简史》

陈辂?译

再没有其他生物能像人类一样对自身皮肤施加如此广泛的控制了。人类通过暴露皮肤、遮盖皮肤、涂画皮肤、刺青等,向周围的人讲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故事。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皮肤装饰是人类个性与个人冒险仅存的荒野边疆之一。

皮肤给他人揭示了我们的真实经历

读客文化?|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

触觉是“感觉之母”,是灵长类动物的主要感觉。在人类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触觉满足感,对人类行为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缺乏触觉满足的婴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可能会出现行为缺陷。作为人类,我们享受到皮肤带来的乐趣可能比身体的其他部分都要多。皱纹、肤色、疤痕……皮肤忠实地记录着我们的人生经历,这些痕迹或好或坏,都会令我们感慨,让我们重视。本书向读者提供了有关皮肤完整信息的描述,作者在书中清晰地展现了皮肤的迷人历史,还穿插着社会性论述(如肤色)和她的亲切建议(如防晒)。

其一,无毛,能排汗。除去头皮、腋窝、腹股沟及男性的下巴,人体实际上没有毛发覆盖。这一无毛特征将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明显区别开来,并因此引起了许多科学家及学术机构中的理论家的注意,他们就此提出了一堆另类解释。在众多的解释中,最令人信服的说法是:人类褪去大部分毛发,以确保身体在炎热环境中或运动时能保持凉爽。人类相较于其他哺乳动物更能排汗,没有毛发覆盖的皮肤可以让汗液快速蒸发,从而能更有效地让身体保持凉爽。

但,人类的皮肤并不仅仅是一个防护盾、一个守门人、一座私人动物园……皮肤上的毛孔和神经末梢将人与周围的环境联结起来。皮肤是我们触碰对方、感知外部环境的窗口。透过皮肤,我们能感觉到融冰表面的平滑和凉意,夏日晚风的轻柔与温暖;能感觉到被蚊子叮咬后留下恼人的痒痛,刮伤膝盖后留下蚀皮的疼痛;能感觉到母亲爱抚的手传递过来的温柔和安心。

其三,可装饰。我们的皮肤并不只是一层被动暴露我们年龄及生理状况的覆盖物,它可以是一幅不断变化的个人挂毯,时刻向世人昭示我们是谁或者我们想成为谁。肤色提供的是不自觉的广告,而与肤色不同,我们在皮肤上添加的都是经过思量的、出自本人意愿的装饰——皮肤变成了一张社交海报,既是一张“广告板”,也是“包装”。

我们的皮肤操持着人类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事务。皮肤在个人生理感官体验、信息收集及人际关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其中的许多作用鲜少受到重视,但无可否认,皮肤是人类器官中最非同凡响的多面手。简单来讲,皮肤是覆盖人体,保护人体内在器官免受外部环境侵袭,且具有柔韧性和连续性的组织。皮肤保护人体免受物理致病因子、化学致病因子、微生物致病因子的侵害,替人体挡下绝大部分的有害太阳辐射,并不舍昼夜地调节人体体温。皮肤不是严密、毫不通透的屏障,它还具备一定的选择渗透性。日常生活中,皮肤就好比一个警觉的哨兵,控制着一些东西的进出。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以皮肤的鳞屑和分泌物为食,皮肤也是它们的家园。

  编辑:袁琭璐

其二,天生肤色跨度大。从赤道到两极,人体肤色从最深渐变至最浅,从近乎黑色的深棕渐变至近乎白色的浅象牙白。这一天然颜色渐变,或者说颜色梯度,主要与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度不同有关。演化会对人体肤色进行微调,使其适应环境,增进人类团结。

  作者:【美】 妮娜·雅布隆斯基

文章来源:《皮肤科学通报》 网址: http://www.pfkxtb.cn/zonghexinwen/2022/0908/756.html



上一篇:康健园 | 长期坚持科学方法 抚平患儿皮肤瘙痒
下一篇:长期坚持科学方法 抚平患儿皮肤瘙痒

皮肤科学通报投稿 | 皮肤科学通报编辑部| 皮肤科学通报版面费 | 皮肤科学通报论文发表 | 皮肤科学通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皮肤科学通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